農貿市場改造的業態配比要滿足哪些要求?

?2020-12-04 16:31
 
為了跟進城市建設的發展腳步,農貿市場作為坐落于城市各個街巷的重要成員,也紛紛實施起了市場改造項目。而農貿市場為了符合現代化城市的定位,除了在外觀上全面升級以及完善各項設施功能以外,針對市場的業態配比更應該滿足現代市場的經營模式。
 
說到農貿市場的業態配比,那也是大小可以影響市場經營成效的關鍵因素。那么現代化農貿市場改造應該如何進行正確的業態配比,執行過程中又需要滿足那些要求?
 
本篇文章,杭州佰映將通過業態配置原則、設施建設標準、攤位設置規范以及攤位建設要求四個方向給大家進行分享。
 
業態配置
 
市場應根據所處的地理環境和商業特點合理配置:通常以肉類為基數1,則水產(魚類)0.46,蔬菜類1.46,禽蛋類0.28,糧油干副食類0.5,其他綜合類0.32.
 
設施原則
 
按照整潔、美觀、實用的需求,充分考慮業主、經營者、消費者的需求;
 
劃行歸市、統一規劃、設施配套;
 
借助超市功能理念,科學設計規劃布局;
 
實行干濕分離、生熟分開、相互依托;
 
城鄉結合部市場應有足夠的自產自銷區域。
 
攤位設置
 
區域經濟,主要范圍包括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及輻射力、餐飲業繁榮程度、當地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狀況;
 
周邊因素,主要指周邊人口、交通、購買力與攤位設置量成正比;周邊農貿市場和超市數量與攤位成反比;
 
內部因素,主要指市場硬件設施完善、區域功能性、管理水平與攤位設置量成正比;
 
其他因素,包括新城建設的規劃與布局影響度、舊城改造的規劃與布局前景預測、攤位設置測算指標等及個方面的內容。
 
攤位建設

攤位尺寸大小應考慮經營業態和使用面積;攤位平均尺寸建議:200cm(長)×100cm(寬)×75cm(高);水產、魚池的大小應以滿足經營需求而建;攤位后留足100cm×200cm的儲存及粗加工區;
 
固定攤位采用磚混結構修建,表面、立面、側面敷貼釉面白色瓷磚;攤位平面右上角應預留排水孔,直徑不得小于5cm,正前方應設擋水線,高度及寬度為5×3(cm);
 
經營熟食品和屠宰的攤位應封閉,符合食品衛生安全要求;家禽攤位宜采用金屬材料制作的沖水式籠舍,并與其他企業實行隔離。


上一篇:現代農貿市場改造的公共區域建設 ??? 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