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城市建設的加速發展,傳統的市場存在著排水、通風、環衛等公共設施規劃的不科學、不能實時監測食品安全、不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等問題,必須進行現代化農貿市場升級改造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時需要遵守地方的相應的規范,才能保證項目完工的同時能夠通過驗收,而佰映的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做個參考,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避免走上誤區。
不管新建以及改造提升市場都應嚴格按照《標準化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》、《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》執行,建設形態應以磚混結構或鋼結構為主,場內布局、公共衛生、污水排放、通風照明、供電供水、食品安全、消防安全等設施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規定,做到干濕分離、生熟區分、配套齊全、整潔美觀。
一、室內規范布局要求:
1、按照商品種類劃行歸市設置交易區,交易區布局合理,分區標志清晰,攤位設計突顯個性化、人性化。食品經營區域與非食品經營區域要分開設置;經營鮮活禽畜、肉類、水產的區域與其他食品生產、加工或經營區域隔開,相互距離不能小于標準;生食品攤位與熟食品攤位分開;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的食品攤位相互分開。
2、熟食鹵品、豆制品、醬菜等直接入口食品的柜臺距離活禽專柜、廁所、垃圾房的間隔應按照規范布局;經營餐飲服務應相對集中設置在專門區域,周圍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,規定范圍內不得經營、貯運鮮活禽畜。

3、家禽經營區、活禽宰殺區必須采用全封閉透明式營業房,設置獨立的抽風系統,配備沖洗設施。市場內應設置農民自產自銷交易區,區域標志明顯。應設有農產品凈菜處理室、臨時倉儲區等綜合配套服務設施。農產品凈菜處理室配備給排水設施、清洗水池、操作臺及垃圾收集設施等,在商品上架前進行無泥沙、無腐葉、無過量水份處理。
4、有條件市場可以設置冷藏室,設置冷藏保鮮設施或25℃以下的商品整理間。市場必須在明顯位置處設有公秤處,在市場營業時間提供免費復秤服務,方便消費者復秤。市場內應設置市場招牌、分區布局導購牌、商品區域標志及攤位(店)號牌。分區布局導購圖等應醒目美觀,商品劃行歸市應有明顯標志。市場設立電子監控、電子價格行情顯示屏。
小佰總結
通過佰映今天的分享,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,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建設是完善區域功能、美化城市環境、方便周邊居民的一項大工程,由于涵蓋范圍較大,以及涵蓋設施較多,因此在進行改造提升時需要遵守的設施改造標準也很多。
以上佰映設計的分享希望能幫到大家。更多市場設計相關疑難問題,歡迎咨詢我們。
上一篇:軟硬件助力智慧化農貿市場改造 ??? 下一篇:農貿市場改造設計,合理規劃落實到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