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貿市場定位網紅品牌店的可行性【中】

?2024-02-26 18:12

      知己知彼,在上篇文章中,我主要就網紅品牌店的操作手法、營業模式、適用行業,做了一個分析與描述。在這篇文章中,將具體從各個方向來分析農貿市場為什么不要輕易定位網紅品牌店。

 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從產品角度來分析:

 

網紅品牌店的產品為快消品,非必需品,

農貿市場中的產品同為快消品,但是是必需品。

 

     什么是快消品?快消品就是有重復購買的,比如農貿市場的豬肉蔬菜和網紅品牌店的奶茶,都是快消品,用完了就沒了,還想要用的話,就必須繼續購買。
 


     什么必需品?農貿市場的豬肉蔬菜是必需品,這是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的產品,那網紅品牌店的奶茶呢,就是非必需品。一個家庭可以一個星期不喝奶茶,但是一個正常自己做飯的家庭,一個星期不可能不買豬肉和蔬菜。

 

     從這一點來看,農貿市場和網紅品牌店在產品的必需品這個概念上,農貿市場的產品是基本必需品,人們在購買這樣產品的時候,往往追求的是其高性價比,而不是追求其是否走紅。

 

網紅品牌店的產品,賣的是附加值,

農貿市場的產品在打造上,

是很難有附加值存在,往往追求性價比。

 

     如果大家對網紅品牌店有所了解的話,以鹿角巷這樣一個網紅奶茶店為例,其爆款產品為極光,我認識一個在上海市五角場地區的鹿角鄉加盟商,她告訴我,一杯極光,幾十塊,真正成本就在五塊不到。那么,他們賣的是什么?不是奶茶,是享受一杯網紅奶茶可以發朋友圈曬曬的附加值。
 

 


     而農貿市場的產品,想要以網紅店的方式存在特別困難,因為產品的可塑性實在是比較低,我們可以打造質量高的農貿產品,但是我們打造不出一個人家愿意曬朋友圈的一塊豬肉、一棵白菜、一個西紅柿,你能嗎?太難了,就算是做出來了,可復制可模仿性也很差。

 

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從用戶畫像角度來分析

 

用戶屬性上,農貿市場的一般用戶,

與網紅品牌店的用戶,交集不多。

 

     網紅品牌店的用戶,大多都是年輕人,而農貿市場的用戶,大多都是以偏老和偏女性為主,更可以理解過日子的。現在30歲之前,保證自己每天堅持做飯的年輕人,實在是太少了,30歲之前,誰還不遠圖個新鮮,買個網紅產品。兩者的客戶在年齡層次上,有一個比較大的偏差。

 

購買地點、購買目的、購買時間、購買頻率,

四者來分析,兩者相差甚遠。

 

     購買地點:網紅品牌店一般建立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,特別有助于營銷,因為排著長長的隊,門面又好看。農貿市場則不同,建立在一片居民區的較為中心地帶,是帶有一定的服務輻射范圍的。
 


     購買目的:網紅品牌店的購買用戶,其購買目的是為了圖新鮮,趕時髦,所謂的種草與拔草。農貿市場并不一樣,其購買用戶是為了純剛需,飯桌上的菜,而去購買的。

 

     從購買時間上來說:網紅品牌店的購買時間,相對比較分散,并且復購率是不如后者的。農貿市場的購買時間,較為集中,其復購率是遠高于前者。

 

     購買頻率:農貿市場顯然是高于品牌網紅店,因為網紅品牌店的產品,顏值雖然高,但是貴,不可能一日三餐的吃。

 

總結:

 

通過多方位的一個分析,無論是從產品本身還是用戶群體的分析,品牌網紅店和農貿市場在基礎上都有非常大的不同,這樣的基礎就決定了農貿市場很難去直接定義為品牌網紅店,在很多時候都無法進行展開工作,從產品打造到營銷策略,這些都屬于空中樓閣,是無法堅持太久的。所以,這就是我在文章開頭就提到的,為什么農貿市場不要輕易定位品牌網紅店。

 

如果一定要堅持,或者品牌網紅店能夠給農貿市場帶來什么啟示,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,繼續說一說,我們農貿市場如何借鑒品牌網紅店。